“西吉縣檢察院深入推進‘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法律監督模式變革,讓更多‘沉睡’的數據轉化成辦案實效,與相關部門一道協同防控重大風險,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吉、法治西吉貢獻檢察力量。”3月13日,西吉縣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通過積極探索數字檢察模型創建及應用,以“大數據”打開“小切口”,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西吉縣檢察院堅持全院上下“一盤棋”,把數字檢察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認真謀劃、積極部署,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的數字檢察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工作推進會、線索研判會,研究部署數字檢察工作,堅決、迅速地把上級決策部署轉化為西吉檢察實際行動。組建由業務和技術部門骨干組成的數字檢察工作專班,實行業務、技術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逐步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數字檢察辦公室統籌協調,其他部門齊抓共管,數字檢察工作專班攻堅克難的工作格局。定期開展線上線下數字檢察培訓,通過培訓明思路、定方向、提能力、強融合,不斷增強全院數字檢察意識,促進檢察人員逐步從傳統的個案辦理思路向通過要素梳理、數據碰撞開展類案辦理的大數據檢察理念轉變。
激活內外沉睡“大數據”,推動各鄉鎮、部門大力支持配合檢察機關調取相關業務數據,為推進社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主動加強與行政機關的聯系溝通,與公安、司法等20個部門單位及時對接,制定共享數據目錄清單,建立健全數據共享共用長效機制,拓展外部數據來源;推動內部信息橫向縱向交流,整合檢察業務應用系統、12309檢察服務中心、檢察案例庫、檢察文書庫等,全面挖掘內部數據富礦;通過打通內外部數據壁壘,深入開展數據分析,為數字檢察工作建立起智慧化底座,為高質量開展法律監督提供助力;制定《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數據使用和管理辦法》,將安全管理貫穿于數據收集、保管、使用、應用和歸檔全過程,消除各類影響司法數據安全的風險隱患。
數字檢察專班和檢察官堅持在個案辦理的同時,從監督發現的社會治理漏洞等“小切口”入手,研究梳理監督邏輯規則,提出建模業務需求,構建類案監督模型,實現“四大檢察”全覆蓋;積極融入“1+1+3”基層治理機制,創建“命案防控預警治理監督模型”,緊緊抓住婚戀、家庭矛盾糾紛這個社會治理的“小切口”,通過設定規則進行篩選,建立“紅黃藍”三色預警工作機制,將篩選的紅色預警重點人員通過向相關鄉鎮發送工作提示函預警,作為發現排查矛盾糾紛的線索依據。自模型建立以來,共運用監督規則排查預警線索374條,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4件,發出預警工作提示函13份,充分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警,早排查、早化解,著力防范矛盾糾紛演化升級,推動“塞上楓橋”基層法治工作機制規范化建設,彰顯了檢察機關參與社會治理的作用和力度。在自治區檢察院組織全區檢察機關參加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中,該院榮獲“模型推廣表現突出檢察院”稱號。(通訊員 田芳)